韦姓的发源地当是今河南境内滑县的豕韦古国。
韦氏属三皇五帝之首伏羲风姓后裔,是黄帝子孙彭祖孙元哲嫡系。《帝系谱》《元和姓纂》载:太昊伏羲氏后裔少典,子黄帝子孙彭祖孙元哲嫡系。韦氏出自风姓彭祖之后。韦姓位列百家姓中五十位。
姓氏源流
源流一
源于包羲太昊伏羲氏后裔元哲包豕韦氏,出自颛顼帝曾孙吴回之子陆终的儿子篯铿(彭祖)之后。
《竹书纪年》:“伯靡(彭祖曾孙)杀寒浞。少康自纶归于夏邑(乙巳年)”少康复国,封伯靡(彭祖曾孙)之子元哲于豨韦(今河南省滑县)立国,因善于养猪,并用猪皮制作屋韦,被称为豕韦国。
源流二
出自韩姓,为汉初韩信之后裔,为避难简改为韦氏。
据岭南韦氏族谱世代记载,传西汉初年,功臣韩信被吕后所杀,韩信一族遭灭门之灾,萧何暗中派人将韩信的幼子送往南越王那里(今广东、广西一带)躲避,为避仇以“韩”字的半边“韦”作为姓氏,世代相传下来,主要在广西,还有唐代碑文为证。
源流三
出自汉代西北少数民族中疏勒国有韦氏。据史籍《汉书·西域传》记载,汉朝时期,西域疏勒国(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)中有韦氏部落,亦有从杜陵沿丝绸之路进入西域地区的汉化韦氏人。
源流四
出自赐姓而来。《新唐书﹒桓彦范传》:“加赏彦范特进一职,封扶阳郡王,赐姓韦”。
《朝野佥载·卷三》:隋开皇中,京兆韦衮有奴曰桃符,每征讨将行,有胆力。衮至左卫中郎,以桃符久从驱使,乃放从良。桃符家有黄牸,宰而献之,因问衮乞姓。衮曰:“止从我姓为韦氏。”
源流五
源于蒙古族,出自清朝时期察哈尔蒙古章佳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据史籍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·满洲八旗姓》记载,蒙古族章佳氏,亦称张佳氏、张家氏、斋佳氏,为察哈尔蒙古的主体部落成员,以地为氏。
源流六
源于其他少数民族,属于汉化改姓。明、清时期,广西庆远府、贵州贵阳府定番州、湖广施南古巴地和海南东方县等地区,在仫佬族、苗族、瑶族、水族等少数民族中,均有韦氏族人分布。
其来源大多是在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,流改为汉姓韦氏。
人口分布
宋朝时期,韦姓大约不足9万人,约占全国人口的0.1%。韦姓第一大省是河南,约占全国韦姓总人口的26%。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、广西、湖北、安徽,这四省韦姓大约占全国韦姓总人口的71%。
其次分布于河北、浙江、四川、江苏、江西。全国的韦姓主要分布于中原和南方,形成了以豫鄂皖、广西为中心的两大韦姓聚集区。
明朝时期,浙江为韦姓第一大省,约占全国韦姓总人口的21%。
在全国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、广西、江苏三省,大约占全国韦姓总人口的54%。其次分布于安徽、广东、福建、湖北。全国重新形成了东南浙苏皖、南方两广两块韦姓人口聚集地区。
当代韦姓的人口已达370万,是全国第六十八位姓氏,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.3%。
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广西,大约占全国韦姓总人口的76%。其次分布于安徽、广东、贵州、江苏、河南、云南六省,又集中了14%的韦姓人口。全国形成了以广西为中心的向外逐步递减的分布局面。
韦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:在桂黔、广东西部、海南、湖南西南、重庆东南、云南东部、吉林南部,韦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达0.36%以上,中心地区超过6%,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0.7%,而居住了大约70%的韦姓人群。
在广东西部、江西南端、湖南中部、湖北西南、重庆中部、四川东南部、云南中部、安徽中部、江苏西部、黑龙江东部、吉林大部、辽宁北部。
韦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.18%—0.36%之间,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9.6%,居住了大约12%的韦姓人群。
姓氏名人
韦遐:初为韦方国(湋川(今陕西扶风县))国君。周武王伐纣时,韦遐带军从征,灭商有功。
西周建立后,周武王封韦为伯国,迁于故国地韦(今河南滑县),称“韦伯国”,国君韦遐,也随之称“韦伯遐”。约于西周末或春秋初,韦国亡,余民迁居彭城(今江苏徐州)”。
韦孟:(约前228—前156年)西汉初楚国彭城(今江苏徐州)人。诗人,韦伯遐之第24代孙。
韦贤妃:(1080年—1159年),开封人。宋徽宗之妃,宋高宗之母。子高宗追尊其为“宣和皇后”。
韦唯:中国著名女歌手,流行歌坛上天后级的重磅人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