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“科学辟谣”官微发文,2024年5月“科学”流言榜正式发布,对多条近期科学流言进行了辟谣。
据悉,每月“科学”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、北京市委网信办、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,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、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。
1、果汁、维生素片可以代替吃水果
流言:多吃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,但有的人不爱吃水果,那么“维生素片”和果汁也可以代替。
真相:水果不仅富含维生素,还包含上百种其他有益成分,这些成分相互协作以达到最佳保健效果。维生素补充剂和果汁成分单一,难以复制水果的整体营养效益。过量补充某些营养素可能引发其他营养素的代谢紊乱,增加身体负担。此外,果汁在加工过程中会损失膳食纤维和部分维生素,且高糖含量可能增加龋齿和肥胖风险。
2、二维码很快会被用完
流言:据不完全统计,二维码每天的全球使用量高达100多亿。所以,二维码很快就会被用完。
真相:理论上,在固定区域内排列组合黑白方块的变化是有限的,当存储的数据超过了容量限制时,二维码就会被用完。然而,在实际应用中,二维码的容量通常是非常大的,远远超过我们通常需要存储的数据量。
以平时使用的微信付款码为例:这个二维码矩阵中有25 x 25即625个小方块,除去一些定位、纠错等功能的方块,还剩478个方块,每个方块有黑白两种颜色,即可以组成2的478次方个不同的二维码。
假设全球每天使用100亿个付款二维码,一年使用36500亿个,经过计算,要使用完所有的付款二维码需要2.14×10^131年。而宇宙诞生至今也就137亿年即1.37×10^10年,远少于用完付款二维码的时间。所以,我们根本不需要担心二维码很快会被使用完。
3、吃蜂蜜会得糖尿病
流言:吃蜂蜜会得糖尿病。
真相:该说法不严谨。蜂蜜主要成分为葡萄糖和果糖,适量摄入对正常人无害。但对于糖尿病前期或肥胖人群,应减少摄入。对于已有糖尿病遗传基因、血糖偏高或胰岛功能异常的人,过量食用可能诱发糖尿病。
4、“吊颈健身”可以治颈椎病
流言:近年来,老年人“吊颈健身”走红网络。只要将头吊在树上,身体跟随绳索摇晃摆动,经常练习就可以治疗颈椎病。
真相:吊颈健身”虽基于牵引原理,但盲目操作风险极大。它可能损伤神经和脊髓,严重者可导致高位截瘫。
5、体育考试前,喝一瓶“体考神器”就能提升成绩
流言:被称为“体考神器”的功能性饮品,能帮助参与体育考试的孩子提升测试成绩。
真相:此类饮品中牛磺酸和咖啡因含量较高,可能超出日常推荐摄入量,影响健康。依赖这些饮品提升成绩并非长久之计。
6、保健品能治疗很多疾病,还没有副作用,比吃药强?
流言:保健品宣传包治百病且无副作用,吃保健品比吃药更安全有效。
真相:保健品是食品而非药品,不具有治疗疾病的功效。其宣传的治疗效果往往夸大其词,不能替代药物治疗。
7、鸡蛋是高胆固醇食物,因此胆固醇高了最好别吃鸡蛋?
流言:鸡蛋特别是蛋黄中胆固醇含量高,高血脂的人最好别吃,健康人也要把蛋黄抠出来不要吃以免胆固醇升高。
真相:鸡蛋富含优质蛋白和其他营养素,适量食用有益健康。高血脂患者也可选择适当种类的鸡蛋,并搭配合理食材和烹饪方法,适量食用。
8.褪黑素是治疗失眠的“神药”,安全没有副作用?
流言:褪黑素能治疗失眠并且很安全。
真相:褪黑素对褪黑素缺乏或倒时差导致的失眠有一定效果,但对其他原因引起的失眠作用有限。不应将其视为万能失眠药,而应根据失眠原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。
9.高血压患者尽量别运动,容易猝死
流言:有高血压的人最好别运动,容易猝死。
真相:该说法太绝对了,高血压不是运动的禁忌症,合理运动可降低血压,蛮干有可能增加猝死风险。
研究表明,合理规律的运动能够缓解交感神经紧张,增加扩血管物质,改善内皮舒张功能,促进糖脂代谢,预防并控制高血压。
需要注意的是,要在血压控制稳定的前提下进行规律的运动。如果是未得到控制的重度高血压病、高血压危象或急进型高血压病,不稳定心绞痛、心力衰竭、严重心律失常、视网膜病变等症状的患者,建议不要盲目运动,如果要运动,最好等病情控制稳定后,到心血管内科门诊进行咨询,遵医嘱再开展运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