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上午10点,中央气象台发布最高级别的寒潮橙色预警,这也是今冬首个。
预警显示,我国大部分地区将降温,其中北京西部降温达14℃至16℃。
需要注意的是,近两年虽然寒潮一轮接一轮,但其实很多人依然对寒潮预警没有太过具体的感受,也不明白分级到底意味着什么。
对此,央视新闻客户端发文进行了一次科普:
寒潮是冷空气的一种,是一种灾害性天气,2017年制定的我国冷空气等级国家标准中规定:
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8℃;
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0℃;
或72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2℃;
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℃或以下即为寒潮。
寒潮预警信号分四级,分别以蓝色、黄色、橙色、红色表示,每个颜色的分级标准各有不同,其中红色为最高。
目前,我国山西部分地区已经升级为寒潮红色预警。
寒潮期间降温幅度大,易造成浅表皮肤损害而形成冻疮,加重关节炎、类风湿关节炎等患者的疼痛;易诱发气道痉挛、呼吸系统免疫功能异常;易引发心脑血管系统疾病,还可能加重泌尿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。
持续降雪还可能导致路面结冰易摔倒,道路结冰也给交通出行增添困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