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台酒起源及发展历史(国酒茅台是如何一步步成长起来的)

凹凸曼 113 0

茅台酒是我国国酒,以酒香浓郁、绵柔甘洌、回味悠长、空杯留香等特点,独领风骚,成为中国白酒一张闪亮的名片。

特别是建国后,茅台酒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首肯,被推举为国宴指定用酒。各国外宾在品尝了茅台酒后都竖起大拇指,赞不绝口,茅台酒也因此扬名海外。

茅台酒起源及发展历史(国酒茅台是如何一步步成长起来的)-第1张图片

如今,茅台酒被列入世界三大名酒和中国白酒第一品牌,远销世界各地。茅台酒的名气实在太大了,以至于我们只关注它的辉煌,而很少去了解它的过去。今天就与大家扒一扒茅台酒的历史,聊聊它的前世今生。

茅台酒的产地茅台镇,位于十万大山之中的贵州省怀柔市。人人都说:好山好水,出好酒。没错,茅台镇就是这样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,但是唯独缺的是工艺。

很久很久以前,茅台镇还是一个小渔村,这里的人祖祖辈辈靠打鱼为生,也没有酿酒的传统和技术。茅台酒从何而来呢?

茅台镇地处大山腹地,却位于赤水河畔,赤水河延绵400多公里,于四川省合江县汇入长江。由于水路畅通,茅台镇成为川黔两地的交通咽喉,自古就有:“川盐走贵州,秦商聚茅台”的说法。

大约200多年前,有一帮晋秦盐商跋山涉水到达茅台镇后,由于背井离乡,远离家人,酒就成为了排忧解乏,遣散孤独的工具。

北方人豪爽,人人善饮。但时间久了问题也来了,盐商们发现与自己的酣觞之癖相比,他们行囊中的美酒不过是杯水车薪。

于是,一部分先富起来的盐商决定,从家乡雇佣酿酒师到茅台镇。晋秦盐商最爱喝汾酒,山西汾酒早在唐宋就已出名,产地杏花村更加路人皆知。

据《茅台酒志》记载:晋秦盐商因路途遥远携酒不便,遂雇佣酿酒工人南下茅台仿制汾酒。起初,他们严格按照汾酒制法,以小麦为酒曲,以高粱为原料,采用八蒸八煮法,开始在茅台镇酿制“山西汾酒”。

此时,酿出的酒只在内部消化,在清朝咸丰以前茅台镇多为这种酿酒自饮的小酒坊。

这个时期酿出的酒既不叫汾酒,当然也不叫茅台酒,总有些异样。

后来有人发现,北方酿酒工人带来了技术,却忽视了地理问题,山西天干物燥,贵州潮湿多雨,加上温度、水质、土壤的差异,如果不进行改良,生搬硬套,难以酿出好酒。

当时,掌握酿酒技术的都是盐商雇佣的山西、陕西的工人,后来才传给了当地人。

当地的酿酒工人,非常熟悉本地的气候变化,开始从制曲、发酵、凉堂、清蒸、回沙等多方面进行了革新,逐渐摆脱仿制,探索出一套自己的风格。

这也是茅台酒和汾酒的区别,口感不同,香型不同,前者是酱香型,后者是清香型的原因。

另据,《遵义府志》记录:1841年,茅台镇大小“烧房”已不下二十余家,离镇二三里开外眼可见蒸烟,鼻可嗅到曲香。可见,茅台酒从那时起,已跨出了自家酿造走上了产业化生产的路子。

1949年,新中国成立后,茅台酒进入快速发展期。1951年国家收购成义(华茅)、荣和(王茅)、恒兴(赖茅)三大酒坊后,成立了国营贵州省茅台酒厂,为茅台酒今后的发展夯实了基础。

从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,到1994年纪念万博会80周年国际名酒品评会上再次摘冠,茅台酒谱写出中国白酒最辉煌的一段神话。

这是数百年来,几代茅台人共同努力的结果,也是值得每个人学习工匠精神的精髓所在。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